第(2/3)页 仅仅三天时间,杜子腾等人就收到了国内的答复。 “只有三个营啊?” 法拉赫勒曼有些失望。 吴立军正要开口解释说不是三个营,而是900人,却被身边的杜子腾拉了拉,示意他不要说。 “差不多一个团的规模,我们的导弹基地守备部队编制给的是一个旅……” 加西亚·阿卜杜拉提醒法拉赫勒曼。 亲王那边谈的,培训人数连一个营都没有! 那可是掌握着36枚东风-3的部队! “殿下,由于培训教官团队超出原本预期太多,加上后续成本……” 谢威要求对方支付培训跟后勤维护保养成本,杜子腾借着机会说出来,他想的是对方如果觉得再额外花钱会不乐意,索性就准备以此为条件,让对方放弃。 “成本增加对吧?每年我们支付5000万美元维护保养以及人员培训费用。” 让杜子腾等人没想到的是,加西亚·阿卜杜拉直接张口就给每年5000万美元。 这把几人顿时就整不会了。 于是,合同就这么签订了。 双方签订合同后,大户直接就按照40%的预付款打款,18亿美元的资金,在一行人还没回国时就已经转入中国。 向上级汇报后,杜子腾跟吴立军两人一起到了哈工大。 “5000万美元?应该要1亿美元每年的。东风-3那边的后勤维护保养跟培训,一年5亿美元呢!” 谢威接到汇报后,有些失落。 每年多5000万美元,能搞不少的技术项目了。 “谢主任,当时他们开口就是5000万美元,咱们这边就提供了900人……我们担心对方反悔……” 杜子腾急忙解释。 是的。 他们就因为担心对方反悔,所以迫不及待地签订了合同。 “他们同样也担心你们反悔的!” 谢威叹了口气。 当初就忘记交代这事情了:派到大户家帮他们培训以及维护保养的人员,人家可不只是单纯想要维护保养跟培养,而是告诉想要对他们动手的人——动手之前先考虑一下能不能打赢蓝星上最强悍轻步兵部队! “这笔钱……” “给部队吧。” 谢威想了想,开口说道。 李瑞之前专门来找自己就为了蓝军的经费,而到大户家进行培训的人员,肯定得选拔最优秀的,到时候回国再进入蓝军,至少对各种装备操作是熟练的。 “啊?” 两人都是一脸不解。 谢威并没有解释。 而是又找来了刘德宝等相关领导。 “各个单位的生产需要加快,不能为了生产这批订单就盲目地扩大规模。前期可以按照80%的加工费用支付资金……” 有生产,配套的建设也就容易。 谢威也清楚目前全国军工系统的日子有多不好过,“我们需要进一步投入到基础配套上。特别是材料、加工工艺、集成电路等……” 吴立军皱起眉头,很想给谢威说他们只是出口代理公司,这些跟他们没有关系。 话还没出口就被杜子腾给拦住了。 “谢主任,您放心,我们会按照学校的要求,重点扶持相关单位升级生产技术。” 谢威见杜子腾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点了点头。 原本的生产工厂都是现成的,除了火箭筒跟狙击榴有现成的生产线,远程火箭炮的生产线也不需要增加多少——江北机械厂等厂之前生产150公里远程火箭炮的生产线,并不需要进行多少改动。 而反击一跟反击二这两种防空导弹系统就不一样了:涉及的技术装备多,之前一直都处于试验生产阶段,最多也算得上小批量试制。 要直接正式生产,就需要增加产能。 如此一来,就涉及到产能建设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军费逐年降低,这几年国内的军工单位为了生存下去,无论是项目还是经费,都得争。 “你阻止我干什么?生产协调的事情由他们负责,咱们只需要督促交货啊。” 吴立军不解。 作为代理公司,生产协调根本就不归他们管。 “是不归我们管,可钱得我们支付啊!我们既是出口代理单位,也是总包单位。” 杜子腾提醒吴立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