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说到这巨大的计划网络图,把整个工程进度都能清晰明了地反映出来,宋总就想起当初的歼-9管理混乱。 技术指标不断更改是客观事实。 可项目管理混乱,也是如此。 “设计上也可以使用的。学校在以此开发相关的工程管理系统,到时候各个部门的计算机联网,进度更加明了。” 两人交谈着,仿佛都忘记了炎热。 目前才是6月底,蓉城天气却闷热得不行。 首飞选择的日子,是7月1日,党的生日。 之前有人提议国庆前试飞,还有好几个月,滑跑试验都进行了大半年,再拖下去只能是浪费时间,早点试飞,获得重要的飞行数据,以此为后续的设计修改提供参数跟依据才更重要。 整整一晚上,十号工程黄皮样机内部所有航电系统通电,全部重新检查了一遍。 一直到天亮,所有人都没有合眼。 “换一批人,再检查一遍!一定要确保不会因为任何疏漏而导致首飞时出现问题!” 双眼布满血丝的宋总在得到汇报后,再次下达了命令。 于是,计划网络图上的小旗全部被取下来,又开始从最基础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查。 他没有离开。 谢威也没有离开。 甚至连顾海云跟徐昌帅等人同样没有离开,所有人都在车间里待着,静静地看着新一批技术人员根据图纸以及技术标准对这架中国航空工业史的奇迹样机进行第13次全机检查。 “宋总,谢主任,你们先去休息休息吧……” 医疗组的负责人祁红玉接连催促了几人多次。 几人不为所动。 就在这里耗着。 “我们困了自己知道去休息,祁组长,你先歇着吧。” 宋总对祁红玉说道随后有些不满地看了谢威一眼。 现场医疗组,是样机正式生产时谢威要求成立的,这里的医生都是来自华西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很多时候,技术团队都觉得医疗组碍事得不行。 幸好,谢威没有要求132的技术团队如同哈工大那样,每天给各个研究室、项目组考勤,超过工作时间直接采取熔断机制,还特么的扣研发经费。 哈工大超过二十位学部委员,都被谢威给搞得没任何脾气——只要不按照要求考勤,但凡在实验室的时间长了,张鸣秋哪怕天天被学部委员堵着骂,扣掉的经费也是不会给的。 “祁老师,您去休息吧。虽然我们在这里没什么用,但是不看到这争气机飞上天,哪里睡得着啊!” 谢威叹了口气。 他这会儿一点都不困,哪怕身体确实有些疲惫。 “是啊!得看着它飞起来,然后安全降落,才能睡得着!” 宋总也急忙点头。 “那你们赶紧把这葡萄糖喝了!” 祁红玉无奈,这几年,所有进入这车间的人,工作没有完成都不会离开。 没看到车间边缘那一排排折迭起来的行军床跟卷起来的席子么? 她作为现场医疗组组长,从进去车间,说得最多的就是“歇歇吧,休息一下再干。” 从来没人理会。 而因为过度疲劳而倒下的,最巅峰的时候一天倒下了五人。 后来也是没办法,她向上级申请了葡萄糖,这样情况才好转一些。 “留给其他同志,我不需要。” 谢威摇头。 “我也不需要……” “要留在这里,你们都得喝了,然后找个地方睡会儿去,我们在这里看着!” 宋总刚说完,龙耀华的声音就在后面响起。 于是,守在旁边盯着的,又多了几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