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会谈很快结束了。 “你小子这样搞,让上面很为难啊。” 龙耀华苦着脸看着谢威,“你们学校搞分房那一套也就算了,710刚搬到这边,你这就给他们分房子,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沪市可是大城市!710的同志们愿意为了国产大飞机,放弃更好的生活条件,更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来这边,要是连基本保障都没有,谁还愿意来?” 谢威说的是认真的。 从一开始,他就是这样计划的。 710所整体搬迁到西安,肯定会有一些人不愿意来的。 留在沪市,在那边即使分不到房子,不搞大飞机的话,发展前景也远比西北地区强多了。 “710的同志分房了,这边不分能行?” “那是三机部跟部队的事情,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按照隶属关系,710既然变成了学校的下属单位,现在属于七机部……” 谢威一脸无赖的样子,让龙耀华更是哭笑不得。 “运-9项目,也是我听了你的要求后想到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80吨,依然采用涡桨发动机,对配套要求会比运-8高一些,却又没有运-10那么高……60年代完成设计工作后,就因为技术指标过高、建造难度太大,才下马……后来运-10启动……” 运-10的启动,最早并不是针对民用航空市场设计开发。 这一点,谁都知道的。 所以,从运-10启动后,明知道研发、建造难度很大,各种资源依然在向运-10倾斜。 到现在,搞了十年,首飞是成功了,要想达到推向市场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部队不是用不上?” “不是你说先解决有无?你不是说了欠的账得补么?如果运-10研制成功,配套没有问题,部队是不愿意再研制运-9个这样的涡桨发动机飞机的。有先进的,谁还愿意要落后的?” 龙耀华一脸无奈。 运-9的研制,可以说是为了给运-10补基础。 “在这之前,部队根本就没有启动运-9的心思。即使知道运-10下马也没有谁提出来开始制造运-9……而你提出来的条件,运-9恰恰满足……只要运-10配套的涡扇-8完成研制,进入批量制造后,可以给运-9装上……” 龙耀华解释着他的想法。 部队确实没有运-9启动的计划,他是临时想到的。 通过对运-9原本设计的修改,尤其是外形气动布局方面,可以为更换涡扇发动机做准备。 “一旦没有问题,就对运-9加长、加宽,融合运-10的技术成果,我觉得可行性还是非常高的。” “谁给钱?” 谢威了解了运-9的设计方案后,想了想,确实觉得可行。 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后还出现在空军,作为反潜、电子侦查等特种飞机的载机平台,要说只是单纯的涡桨飞机,没人信的。 补课,只是一方面。 发动机一更换,就可以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起飞重量。 气动布局支撑不了? 怕是一开始设计团队就做好了各种方案的论证。 想法是好的。 要启动新的项目,资金是大问题。 “你们啊。你不是说了每年哈工大支付5000万么?” 龙耀华一阵理所当然。 没等谢威反应过来,就开口说道: “反正你们投入是为了保证运-10团队不解散,保持航空配套的提升……西南铝业的3万吨模锻水压机足够满足运-9的大量锻造,而运-10需要的4.5万吨模锻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你们学校机械工程不是已经开始着手设计6.5万吨模锻机吗?” “部队是一分钱都不出?” 谢威翻了个白眼儿。 这项目,支持不了。 “出不了。部队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预算,落后世界先进太多,到处都需要钱。部队对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可远远不如对战斗机的需求来得迫切。” 龙耀华很认真地向谢威解释。 “我们也支持不了。即使已经完成了设计,还得修改、论证方案,一直到制造成功,没有五六亿根本没可能……要命的是制造出来没有订单……全世界的民航都使用涡扇发动机,运-9即使搞出来,不换上涡扇发动机,也没法作为民航客机使用……学校的每次项目投入,都需要充分考虑资金回收的问题……” 谢威断然拒绝。 闹呢! 支持了运-10,这会儿又出了运-9,真当七机部的领导们没脾气啊。 到时候直接收回学校的项目自主权跟自主经营权,一切都完犊子了。 “虽然部队没法支持运-9,不过通讯系统的交换机升级更新业务,可以给你们的交换机厂……” “当真?” 谢威顿时惊喜地看着龙耀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