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西工大穷,也阻止不了谢威挥起来的锄头-《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3)页

    现在学校立项的口子要收紧了。

    特别是一些大项目。

    搞十号工程就已经让七机部不少领导干部很不满了,甚至警告学校不允许挪用七机部相关项目的研发经费,更不准挪用学校建设经费。

    再增加飞机项目?

    到时候怕是会气得七机部的领导们直接杀伤门来,收回学校的项目自主权。

    “要不这样,贵校跟我们相互派遣部分教师?”

    王校长并不死心。

    西工大手里可没有项目自主权,关键没有能卖到国际市场获得经费的装备。

    西工大没有自己的完整项目,往往都是跟相关单位合作搞研究,负责某个细分领域的技术,就指着上级单位财政拨款。

    “王校长,我们学校的情况你们这几天也了解,没有多余的人手啊。不过我们倒是欢迎贵校派遣优秀教师到学校支援……”

    刘书记这会儿变得精明起来。

    要哈工大的人?

    没可能的。

    哈工大非常欢迎西工大多支援一些航空相关的技术骨干过来。

    “两位领导,我们在探测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可以展开深入合作。另外,如果贵校在光敏元件、芯片等方面有产品设计,我们下属的14厂、华峰电子等,可以帮忙生产,从而推向市场……”

    谢威知道西工大的难处。

    在国家不停削减军费,部队各方面装备都欠缺的情况下,能往西工大投入的研发经费不多。

    “没问题!”

    “具体合作项目,你们可以跟刘书记以及张校长沟通……”

    谢威并不想参与到具体合作项目的讨论中去。

    “对了,我们已有的一些技术成果,可以向贵方转移……当然,不是免费的。”

    走到门口,谢威来了一句。

    明知道西工大没钱,谢威还是提出不免费转移技术,让王校长跟叶书记两人脸上神色尴尬,而刘德宝瞬间明白了谢威话里的意思。

    谢威的锄头,连中科院都要挥,终究还是没准备放过西工大。

    “谈完了?”

    “差不多了,剩下的得你们去谈。”

    谢威把大概情况跟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鸣秋,长时间的一起坑人,不用谢威多说,张鸣秋就明白了谢威的意思。

    “吴浩文在给吴总介绍详细情况。吴总对动力团队所做的工作很满意,也非常高兴。”

    分别时,张鸣秋告诉了谢威关于吴总对学校动力团队的态度。

    “他肯定高兴啊,学校团队一直都在用三元流动理论进行涡扇-6的改进工作。”

    谢威随口回答,随后就去了动力研究室。

    在当初开始搞涡扇发动机时,谢威知道核心机难度更大,加上经费不足,就让负责动力方面的吴文浩带着团队以涡扇-6的技术资料为基础,不急着去提升涡扇-6的性能,而是利用吴仲华主持学习班后无偿赠送给学校的“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计算程序包”,开始从细节上修改涡扇-6的叶轮设计。

    以此来解决涡扇-6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

    由于没有微型计算机的辅助,进展很慢。

    “你们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虽然进度慢,但是方向是对的,而且这一年多的改进,可以大大地提升涡扇-6的稳定性……我们的核心机可以以你们现在的工作成果为基础……”

    谢威刚到,吴老就兴奋地告诉他。

    “吴总,这段时间麻烦您先为设计团队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会尽快催促国防科大把银河一号送过来,另外,等黄先生到了,学校电子工程跟计算机会加快高性能微机的研制。”

    “好!好,你有事就先去忙,我先在这边继续熟悉情况。”

    于是,吴老到了哈工大,仅仅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从进入动力研究室后,就开始投入了哈工大涡扇发动机的研究工作中。

    “这下不担心人会离开了。”

    谢威很满意。

    当即把吴浩文叫到了外面,“吴教授,后面辛苦您了,管理方面的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