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哈工大改造的PL-4能找到发射后战机发动机熄火的问题,不仅会节省大量外汇,同时空军可以寻找性能更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 李瑞的话让梁青松的心思瞬间活跃起来。 是啊,如果国内有满足空军使用需求的近距空空导弹,空军在这方面就会节省大量外汇用于引进更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 “可哈工大的PL-4……” “你是要说现在的问题对吧?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内解决,还是问题吗?” 梁青松眼睛瞬间亮了。 ······ “咱们的导弹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歼-7战机。我们提出把PL-4挂载到歼-8上面试射,不过之前歼-8正在进行最后的定型测试……” 面对谢威的质问,赖桂昌情绪没有丝毫波动。 他对改进后的PL-4空空导弹有着充分的信心。 “歼-8年初不就已经定型了?后面没有进行测试?” 谢威看着赖桂昌,心中琢磨着真实原因。 总不会是导弹团队跟战机团队都不认为自己的设计有问题吧? “本来准备测试的,112厂跟601所提出需要我们支付测试成本,不只是样弹,还有靶机费用,加起来好几百万……” 得! 又是缺钱闹的。 在歼-8定型后的上半年,正是李瑞离开前给学校搞一批军工科研项目的时候,那时候差点搞得学校的资金链断裂。 如果不是谢威忽悠着伊拉克人买了150远程火箭炮,学校日子根本没发过。 “具体什么原因导致的,了解吗?” “根据试飞员的描述,每次导弹发射后,战机都会出现前进方向偏转,飞行员操控战机进行配平,回归原来的飞行轨迹时,发动机就会瞬间熄火。如果不进行配平,战机就容易失去操控……” “每次都是这样?” 谢威心中咯噔一下,这跟自己之前猜测的原因是一样的! 可他依然不敢确定。 “132厂那边的歼-7试飞团队还在。” 于是,谢威跟赖桂昌等人又急着向试飞场赶去。 试飞场的飞行员谢威一个都不认识,但是在赖桂昌教授跟601所长刘知敏的陪同下,试飞员们虽然好奇眼前的年轻人身份,却也详细地给谢威讲了情况。 “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当了解完情况后,刘知敏期待地盯着谢威。 歼-8刚定型,歼-8II的研制工作在歼-8定型前就展开了,谢威提出了不少改进建议,让目前的歼-8II设计工作快要完成了。 可他们还等着哈工大跟相关单位合作研制的雷达、火控系统等呢。 当然,更主要的是歼-8配套的霹雳-3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1.5公里,而哈工大改进后的PL-4空空导弹,射程已经增加到了28公里。 而歼-8使用的SL-4型单脉冲火控雷达对RCS=5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也才20公里! 如果歼-8能配备上哈工大改造的PL-4,战斗力能直接翻倍! 要是不能解决发射后战机熄火的问题,性能再先进,歼-8也不敢装备啊。 “导弹发动机推力大于战机发动机推力导致的。” 谢威苦着脸说道。 “什么?” 他身边的所有人听到这话,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小小一枚空空导弹,发动机推力比最大起飞重量接近9吨的战机使用的涡喷发动机推力还大? 闹呢! “谢威啊,这可不能乱说。” 连赖桂昌都觉得,谢威这话说传出去会被人笑话。 “赖教授,我可没乱说!我说的可不只是单纯地比发动机推力!” 谢威翻着白眼儿说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