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拒绝使用哈工大技术,却想分更多利润,想屁吃呢-《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3)页

    “刘书记……”

    刘德宝刚出了办公大楼,就被等在外面的几名干部拦住了。

    这几位是长征机械厂的领导,本身是到这边开会的。

    “我已经给郑部长解释了情况,领导也同意长征机械厂只拿2500枚火箭弹生产订单。”

    对于眼前几人,刘书记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

    长征厂是目前整个七机部日子好过的单位,订单也算饱满。

    “这太少了一些啊。我们需要更多生产任务来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副厂长范志勇皱起眉头说道,“不说全部交给我们生产,至少给我们一半啊!”

    “刘书记,不是我们贪婪,目前厂里要为生产更先进的运载火箭跟重要型号做准备,部里又没有更多的经费支持……这批加工订单可以解决很大部分的问题……”

    厂长赵岩见刘德宝皱起眉头,急忙解释着。

    没有上级足够的拨款,要想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不是容易的事。

    刘德宝不置可否。

    订单就这么多,长征机械厂拿得多了,其他厂就少了。

    而长征厂,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原本就是为生产战略导弹跟运载火箭而建设的。

    无论如何,国家都不可能不给发展经费。

    对于两人的说法,刘德宝不置可否。

    “我们真不是为了自己,整个062基地刚建成投产,运载火箭的任务本就不多,更不要说国家并没有准备大规模装备的那东西……”

    看着刘德宝玩味的表情,赵岩急忙辩解。

    “如果客户提出参观要求,你们厂能接受吗?赵厂长、范副厂长,长征机械厂的规模确实不小,现在几乎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每年生产800枚火箭弹也是极限了……再扩张产能,没有订单,闲置的产能怎么办?”

    刘德宝玩味地问两人。

    “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定会严格地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一发远程火箭弹生产,初期就有上万的利润。

    生产工艺成熟后,利润还会上涨很多。

    生产一枚战略导弹,上级也不过给上千万的经费;而生产运载火箭,比战略导弹的经费更少。

    长征机械厂,在目前肯定不会被允许向民品领域进军的。

    062基地其他的厂,因为设计的军品不算太敏感,已经开始向民品领域进行探索,小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作为长征厂的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洲际导弹的生产一年就几枚,上级绝对不会同意增加产量的;运载火箭的产量更是没有保障,需要国家有了发射任务后,才会确定。

    全国一年才发射多少次?

    “刘书记,您忙完了?”

    旁边不远处,一名身材消瘦、五十出头,穿着洗得褪色的中山装的干部对刘德宝打着招呼。

    “孙厂长,我们不是约好在招待所谈嘛,你们咋来这边了?”

    刘德宝一看,对方是应该在招待所等他们的江山机械厂的厂长孙茂成。

    63式火箭炮火力凶猛,出口订单也不少,可因为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有能力生产的工厂不少。

    加上之前各个厂都在饱和生产,储备数量不少。

    江山机械厂的生产任务并不多。

    作为专业火箭炮生产工厂,这是谢威指明的代工单位之一。

    没办法,谢威并不熟悉这年头各个以代号为主的军工厂,江山重工恰恰是谢威知道的工厂:PHL-03远程火箭炮!

    所以,给PLA自用的远程火箭炮研发生产单位,谢威自然要帮着提提速。

    在研制PHL-03远程火箭炮的时候,由于没有条件艰苦,缺乏经费,江山机械厂没有大型计算机,仅仅是理论计算工作就搞了4年时间;没有加工大口径发射管的专业加工设备,手工打造发射管花了三个月时间……

    所以,从89年开始研究,到03年定型,PHL-03这款射程从70~15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经历了14年的时间。

    有充足经费跟设备后,加上哈工大的技术作为基础,应该只要一半的时间,就能弄出PHL-03远火那样的火箭炮。

    现在开始,90年PLA应该就能装备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