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德宝果断转移话题。 “结果呢?如果还要扯皮,完全是浪费时间啊。” 国际贸易谈判向来旷日持久,军火贸易谈判的时间更长,甚至为了一点条件都可能接连谈很多轮,持续好些年的时间。 谢威不是不知道。 可他不愿意。 在他看来,提出的要求并不高,也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为的就是节约谈判的时间,不去扯皮,对双方都是好事。 结果…… “跟上次不一样,这次对方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只是表示希望到达后能跟你先进行沟通再进行谈判……” 谢威听到阿卜杜拉的要求,一时间也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哈工大一行人离开后,霍厂长召集了厂里中层以上的干部开会,从上午一直讨论到晚上,依然没有拍板是否接受哈工大的苛刻条件。 不是霍厂长不愿意承担责任。 500万的三年贷款,需要支付360万的利息总额! 何况对方还另外投资500万,要占40%的股份,如此一来,整个汽车业务哈工大所有股权占比加起来就达到48%,差不多一半了。 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 成功了倒没有什么问题,可要是失败了呢? 122厂因为直-5在今年停产,直-6早在70年就转入常州飞机制造厂跟昌河飞机制造厂制造,直-7则是设计过程整机严重超重在去年就已经下马。 如此一来,以生产直升机为主的122厂此刻不仅没了直升机研制项目,也没有了生产任务。 也正是如此,哈工大购买一架二十多万的运-11就那么重视,厂长、书记、总工亲自迎接不说,还急着搞新的汽车项目。 一旦宏光1.0面包车市场反应不好,哈工大的500万投资不需要还,可借款得还啊! 那会让本就日子难过的122厂雪上加霜。 谁敢承担这责任? 整个厂子上万的干部职工以及家属呢! “厂长,既然没有相关政策跟先例,上级又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嘛!厂里没法做主,不如问问部里领导的意思。”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到这方案,原本沉寂的会议室里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对,直接向上级汇报!由上级帮厂里把握方向,免得犯错误!” 众人纷纷支持把事情反馈给上级。 于是,霍厂长让人立即定明早上的车票,连夜回去收拾东西了。 第二天,谢威以为又会展开跟122厂的谈判,还没等他出发,就接到了张鸣秋的电话,告诉他霍国强去三机部部里了,谈判的事情得等他回来。 他倒也没多想。 相比跟122厂的合作,他更期待阿卜杜拉的到来,尤其好奇阿卜杜拉带来了什么新的条件。 也不知道那家伙要求谈判之前先跟自己沟通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谢威独自坐着学校的吉普车到了北方大厦,吩咐司机先回去,他谈完了坐公交车回去,就走入了北方大厦。 虽然来的次数不多,对北方大厦的工作人员来说,也算非常熟悉谢威了。 如此年轻,能主导跟好几个国家的客户谈判,不熟悉,把他挡在外面试试? “要技术?将军,您没有开玩笑吧?” 见到谢威,阿卜杜拉连寒暄都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表示可以同意谢威的报价,但是需要哈工大把远程火箭弹的生产技术转让给伊拉克。 理由就是火箭弹消耗大,他们采购的数量也足够多——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6000枚呢! “没有!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就可以直接签合同了,跟之前的合作一样,现金,先打款!” 阿卜杜拉自认为拿捏到了对方的软肋。 总统只追加了1亿美元的经费,要拿下远程火箭弹的生产技术,还得拿到固体燃料的生产配方跟工艺,着实不够。 所以,阿卜杜拉将军计划是利用合同免费得到技术,再以1亿美元采购固体燃料配方跟生产工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