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主任,我觉得真的可以考虑一下这问题。航空机炮的炮管、机匣、缓冲器跟弹链等部件,加起来上百公斤,还有配套的弹药……” 谢威知道自己的提议让这年代有些惊人。 当然,更多的是他不懂战机具体技术,他了解的也不过是无人机的相关技术,无论气动布局还是动力系统,或是操控系统,跟战机都有着本质区别。 唯一知道的就是个大概。 说到底,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谢威所在的时代,已经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连上桌资格都没有的十爷所使用的技术跟结构,网络上都能了解到,核心技术网络上是没有的。 稍微关注,都能了解。 十爷的实战成果表明,机炮除了占据不少的重量外,基本上没可能在现代战争中产生击落战果。 “确实,机炮加上配套弹药,好几百公斤的重量。谢威啊,你知不知道,在五六十年代空空导弹被研制出来后,世界航空界就有过关于是否取消战机机炮的争论?” 宋总问谢威。 谢威摇头,对于世界战机发展历史,他还真不了解。 就知道从歼-20开始,国内所有的新战机都没有机炮。 高隐身性能跟超视距打击下,机炮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 总不能让隐身战机在上百公里外打完导弹,冲上前去跟敌机在很近的距离用机炮进行“击剑”吧? 用机炮对地面目标攻击? 闹呢! 要是战机降低高度,用机炮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性能先进的单兵防空导弹、装甲集群中的防控系统会直接让对地攻击的战机变成一团绚丽烟花。 “世界第一款取消机炮吊舱设计的战机,是美国的F-4战机。65年,这款性能先进的战机仅仅服役4年时,却被紧急加装了机炮吊舱,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谢威摇头。 越战,他就知道美军深陷战争泥潭,损失惨重,另外就是美军的战机不敢飞越北纬17°线,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在战场上,F-4战斗机携带的导弹打空或失效,就会直接被越军空军战机群扑上去,用机炮追着打,在很短时间就损失了上百架战机……” 宋主任把当年F-4因为取消机炮而遭到沉重打击,最后不得不重新加装机炮的事情给谢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在宋主任的介绍下,谢威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取消机炮的争论在这年头没有了。 “还有,米格-25也没有安装机炮,但是这款战机的定位是高空高速截击机以及侦察机,主要用于空中拦截、空中侦察……” 米格-25是世界第一款双3战机,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最大飞行高度30000米。 在76年别连科叛逃后,世界才发现,这款战机仅仅只是不锈钢壳子包着发动机,除了飞得高,速度快外,战斗力真不怎么样。 对于谢威这个学校重点培养、又很好学的年轻人,宋主任还是非常欣赏的。 虽然谢威没有选择航空专业学习。 宋主任本以为自己告诉了谢威F-4在战场上遭到的重大损失而紧急加装吊舱后会改变想法,哪知道,谢威感慨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宋总,我还是建议取消机炮!” 语气很坚决。 完全是不懂技术的人,瞎建议。 宋总准备开口让谢威别建议了。 不等他开口,谢威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宋总心头大为震动:“如果让敌机接近到需要近距离拼刺刀的程度,只能说明我们的空战体系不够先进!在战机技术上我们本就落后苏联跟西方,要是理念还是按照他们的来,想要追上并超越,那几乎是痴人说梦!” 是的! 先进的理念引导技术发展,才是弯道超车的正确路径。 谢威不懂战机技术,却有几十年后PLA成熟的体系作为参照。 十爷的第一次实战,直接在上百公里的距离拿下阵风的一血,让十多公里射程的近距空中格斗弹都没有用武之地就说明了一切。 “谢威,理念先进没用啊!咱们基础配套都跟不上……” 一旁的曲洪涛听不下去了。 他觉得谢威是不懂装懂,胡乱建议被专业人士用事实反驳,依然还要强行辩驳。 年轻人面子思想太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