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谢威可不管王征是不是懂投资跟金融。 王征不懂对谢威来说反而是好事,不懂,就会老老实实地按照谢威的要求去投资。要是懂了,觉得谢威一个外行指导自己内行,肯定不会那么听话的。 谢威同样是外行,架不住他掌握了历史发展轨迹,只要手下能听自己的,加上手下专业知识,即使无法每次都赚取高额利润,至少不会对国际局势把握不住。 “行了,回去休息吧,我明天还得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坦克提前卖给伊拉克人呢。”、 谢威直接下达了逐客令。 无奈之下,王征只能带着沉重的心思离开。 “王征当中间人,是最好的结果,他不懂,我其实也不懂,只要他按照我提示的方式让手下专业人士去操作,只要有几次成功的案例,那些专业人士也不敢质疑王征背后的神秘人物……” 谢威暗自把这事情再琢磨了一番,觉得没有问题,倒是松了一口气。 八九十年代,国际市场上有着太多的机会。 不能只让国际资本专门赚国人的钱不是? 第二天上午九点,谢威作为主要陪同人员,带着阿卜杜拉将军一行人,参观了学校能对他们开放的项目。 对于学校的民用技术科研项目,阿卜杜拉将军一行人表现得兴趣缺缺。 他们是来寻求先进而又廉价,能大规模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武器装备的! 直到进了坦克车间,一众伊拉克代表团成员的兴趣才高昂起来,听到谢威介绍的性能后,更是兴奋莫名。 可当听到谢威说目前各种技术都还处于研发阶段,眼前让他们兴奋的坦克依然停留在图纸阶段,车间摆放的样品,只是唬人的样子货后,不由大失所望。 “谢,如果只是这些正在研究的项目,我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见将军大失所望,整个参观过程哈工大都没有拿出如同火箭筒一样让众人眼前一亮的装备,本就对装甲部队不感兴趣的伊扎克中校不耐烦地提出来了意见。 阿卜杜拉跟其他人代表团成员见伊扎克表达不满,没有任何反应。 “这可不是浪费时间,虽然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最多一年时间,我们的样车就会制造成功……” 谢威不乐意了。 狗曰的,苏联阉价格昂贵的割版T-72,连一发火箭筒都抗不住,他们上赶着去买。 难不成600辆阉割版T-72的订单对方已经给了苏联? “那就等成功后再说!如果没有别的,我们应该尽快签订合同,然后离开。” 阿卜杜拉也表达了不满。 只是图纸阶段的坦克,性能描述再先进又如何? 何况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武器装备比国际上落后了很多,是全球公认的事情。 “将军,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如果有方向,或许……” 谢威并不愿意就这样放过肥羊。 在火箭筒交易上刀子不够锋利,可以借着机会多割几刀。 “只要威力够大,操作够简单,钱不是问题!” 阿卜杜拉平静地说道。 说到底,中国能吸引他们的大威力玩意儿,就东风跟蘑菇弹,这种大杀器,即使价格高得离谱,只要对方愿意卖,他们也是愿意买的。 苏联虽然目前尚未跟西方展开关于《中导条约》的谈判,不过射程上千公里的导弹,都属于战略武器,有能力制造的国家都不愿意卖的。 蘑菇弹这玩意儿,在1968年6月联合国就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拥有蘑菇弹制造技术,尚未加入条约的,全世界也就中国唯一一家…… 只要中国愿意卖,花费多大代价,将军相信总统都愿意购买的。 然后再配上射程3~5千公里的大东风,伊拉克可以在整个中东横着走。 可惜,中国不卖。 “将军,战略武器属于非卖品,而且我们也没有这些武器装备。” 谢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大东风的技术,学校里划拉划拉还能搞出来,蘑菇弹嘛……谢威只知道学校里的原子能专业属于传统优势项目,有没有制造蘑菇弹的技术也不知道。 有又如何? 不能卖啊! 现在的部队跟军工系统,还没有到穷疯了的程度,连东风-3这样的中距战略导弹都不在出售清单上,更不要说蘑菇弹。 “那就没办法了……” 伊拉克人摇头,满脸失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