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厂长,我们不是连技术人员都派过去了吗?” 总工田贵荣疑惑地问道,“即使没有签订合同,当初已经谈好合作细节,他们也不至于违反合同把生产交给其他的厂子吧?” “对啊,合作都已经谈好,只是没有签合同……” 众人纷纷表达了不理解。 听到这些话,宁俊涛的脸上满是苦涩。 都怪他跟厂里几名副厂长,原本想着等有了最够的部队订单后,再利用订单从银行贷款支付哈工大要求的200万技术资料共享费用。 他们都觉得哈工大要得太多了。 不只是先给200万的合作费用,生产的火箭筒,还得按照出厂价分30%给哈工大。 不知道真实生产成本的江北厂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自然不想冒风险。 200万先给了,然后没订单呢? 就因为这样,合同一直拖着没签。 哈工大一开始还催促过,后来提都没提。 “根据部里传来的消息,泰国采购的火箭筒,价格分别是1200美元跟800美元,他们的生产成本,我们还不清楚,利润不知道多少……而他们提出需要200万的入伙费……” “太黑了!” “按照他们的条件,即使合作,我们甚至有可能亏本啊!” “即使不亏本,利润大头怕是都被他们拿走了……” 众人顿时群情激奋起来。 虽说是哈工大搞出来的,可江北机械厂负责所有生产,不应该拿大头么? 就出个技术,拿走出厂价的30%,抛出各种成本,江北厂还能有啥利润? “砰砰砰~” 见众人越说越激动,宁俊涛不得不用巴掌在会议桌上拍了拍。 “各位,召集大家来开会,不是为了一起谴责哈工大。由于没有签合同,以对方的处事方式,很有可能,这一次他们会把入伙费提升,甚至在利润分成上拿走更多……” “啊?” 众人傻眼了。 之前的分配方案,他们都觉得苛刻无比,现在厂长说条件还会增加? 怎么接受得了! “虽然听起来很苛刻,厂子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原本厂里准备争取一次性火箭筒项目,结果……” 宁俊涛的话让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江北厂没有选择! 在合作谈判中,一点优势都没有。 合作,江北厂不仅闲置的产能可以投入生产,甚至还能进行技术升级。 不合作? 其他有生产能力的厂,绝对会主动降低条件跟哈工大合作。 有了生产,才能生存下去。 生存下去了才有更多机会。 …… 不管是首都还是江北机械厂,丝毫都没影响到回到学校的谢威等人。 “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只是搞技术,心思用到技术改进上,多设计武器装备,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生产的事自然有人操心。后面我可不会给你们再提供其他方案……” 对唐道贤询问江北机械厂为什么还没动静,谢威拿出班长的威严,板着脸教训着他。 前面的设计方案,几个型号的总体方案都是谢威给的。 不过实现这些设计,是唐道贤跟翟鑫国等人。 “班长,我就是想着江北机械厂跟学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咱们项目可以多从那边要点有经验的人啊。” 唐道贤一脸委屈。 学校并没有专门的武器设计专业,短期内也没有设立武器设计专业的征兆。 狙击榴还需要继续改进,提升射程跟精度,甚至杀伤半径。 火箭筒同样需要改进,也需要开发其他种类的弹药。 都要人。 就靠着目前项目的这点人手,根本不够。 “人手的事情,找学校啊。” 谢威想都没想,直接丢下这样一句话,“江北机械厂的技术人员,并不一定符合预期。再说了,人多了,设计室跟办公区域够么?” “呃~” 唐道贤瞬间沉默。 现在学校教室跟办公室都紧张,不仅每年都有新的招生专业,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校企办的一些项目不断壮大。 狙击榴跟火箭筒,即使拿到大量订单,在学校里也是排不上号的。 这是翟鑫国的试探。 论军工项目,学校那些保密项目远不是火箭筒跟狙击榴能比的。 论民用科技,校企办下属的集成电路、化工产品、计算机等,都是在快速发展壮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