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校长,即使咱们利用黑索金提升了爆炸威力跟杀伤范围,怕是江北机械厂也不会同意。” 谢威提醒李瑞。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在他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江北机械厂花了很长时间才研究出PF89式火箭筒。 在研发成功后,改进战斗部的设计,每一款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缺乏先进的大威力炸药! 江北机械厂承接研发任务时,部队要求的是反装甲战斗部,对高能炸药需求更大。 “他们有什么不同意的?” 李瑞刚说完,就意识到了问题,顿时愣住了。 跟江北机械厂的合作,李校长谈的可是从销售价格中抽三成,剩下的7成才是江北机械厂的生产成本跟利润。 供应给部队的价格可能还会降低,而成本却上涨不少。 甚至很有可能会因为成本上涨而导致江北机械厂没有了利润,人家怎么能干? “要不,试试混合炸药?” 谢威试探着说道,“全部用黑索金成本太高,在黑索金里混合部分TNT降低成本,再加一些铝粉作为助燃剂、助爆剂,用石蜡来作为钝化剂……” 含铝炸药,目前在国际上都属于前沿课题。 这配方是澳大利亚人研究出来的,最后却被美国人装到了3000公斤、号称炸弹之母的GBU-43里面,最终用到了阿富汗战争中。 至于威力如何,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 毕竟那个年代的美国,强大都是靠着吹牛逼来维持的,真宣传出来了,也不会有人知道真假。 谢威恰恰就知道大体上的配方。 43.5%的黑索金,29.3%的TNT,20.6%的铝粉,4.89%的石蜡,剩下1.71%的成分则是粘合剂。 “黑索金的成本可不低啊!” 翟鑫国一脸担忧。 成本太高,肯定会影响装备数量的。 “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如果可以搞出来,40毫米狙击榴弹的战斗部也可以装这东西,以此来提升威力……” 谢威觉得,一开始得按照需求解决有无问题,然后再去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军事领域,在研究时候就因为成本太高就放弃使用威力更大、更先进的技术,显然是不合适的。 战争模式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从后世过来的谢威很清楚未来百年内,基本上都不可能出现一直反对建造航母的苏联国防部长认为的核战争。 在乌斯季诺夫看来,苏联是要做好打核战争准备的,核战争爆发后,工业能力、经济实力都会严重下降,这时候就需要以较低生产条件能生产出来的高可靠性高杀伤性的武器装备。 于是乎,苏联就出现了可以当一次性消耗品使用的米格-23,不锈钢壳体里装一台发动机的3马赫米格-25;最大限度保留超强火力、降低防护跟生产成本,“一炮死”的T-72坦克等等…… 苏联军方这样的想法,也影响到了国内。 很多部队的将军们也是这样认为,觉得武器装备只要威力足够,造价低廉,能大规模装备就行了。 全世界最庞大的炮兵规模,就很能说明问题。 部队的领导干部这样想,谢威是可以理解的。 他没想到,连翟鑫国都受到了影响。 技术越先进,装备之间性能差距越大。 曾经,在没有歼-10的年代,面对性能高到让人绝望的F-22这样先进的战机,空军提出空中拼刺刀精神:用8架歼-8II换一架F-22。 具体方案却悲壮无比:在战争状态下,大量歼-8战机不要命地冲向F-22,不断贴近,用8架歼-8II消耗掉F-22携带的弹药,对方弹药消耗光,又被贴近,自然也就有了机会。 8名国家花费巨大代价培养的飞行员,为了给战友创造攻击机会,前赴后继地放弃自己生命冲向敌人。 何其悲壮! 然而,这样的方案,在自家有了歼-20后,空军才发现拼刺刀的方案一点实现的机会都没有! 金头盔军演中,歼-20跟4代机的歼-10、歼-11、歼-15、歼-16交手,0:108! 而美国的红旗军演,F-22跟其他四代机交手,1:144! 代差,意味着对手基本上没了还手之力。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只有歼-20的时候,美国嚣张无比,毕竟他有F-22跟F-35可以抗衡。 当银杏叶的六代机出来后,美国人顿时就老实了,他们开始经历曾经中国人的悲壮,打算用8架F-35来给F-22创造攻击机会。 可惜,为了钱进入部队的资本主义社会飞行员,可没有中国飞行员的自我牺牲精神。 当中国的七代机已经列装,美国人的六代机依然还处于图纸阶段。 无他。 没有超高音速全尺寸模型的风洞实验室。 “学校现在没有研究炸药的人跟团队啊。” 李瑞一脸为难。 谢威看了他一眼,老家伙口还真紧! “要不,把唐龙要回来?他那项目差不多了吧?” 谢威试探性地问李瑞。 唐龙走了后,一直都没消息。 “唐龙去搞炸药了?” 唐道贤诧异地问道。 实验班第一个离开的同学,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了,也没有人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李瑞看了唐道贤一眼,随后瞪了谢威一眼,“短期内他没空。” “要不,你帮忙去请个学长来?” 谢威心思一动,琢磨着是否可以把那个玩炸药的大佬给弄到学校。 “哦?谁?” 李瑞好奇了,谢威之前要人,那都是说方向,不说具体是谁,搞得李瑞也怕去要人的单位坑自己,不知道得多花多少的心思跟功夫。 有明确的人,就好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