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谢威话都懒得说,转身就走。 学校里除了6马赫超音速风洞之外还有哪些项目,谢威并没有问。 当初自己是看到了坦克的。 战机相关技术应该真的是因为自己才搞的。 管他呢。 反正自己尽力,学校的项目有着其他相关单位大佬托底,自己可不会揽在自己身上。 “怎么了?” 看到谢威情绪不对,梁红斌有些诧异,“对你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吧?你提出程控交换机,基础已经有了,难度不会太大吧?” “不是这问题。” 谢威摇头。 “经费?” 梁红斌根本就没想过谢威从李瑞的话中听出了一些什么。 如果谢威不是从几十年后穿越回来,了解一些东西,对李瑞说的一些话不会有太深的感触。 进入八十年代,因为改革开放,太多重点项目因为技术难度太大、经费不足而搁置。 一个最明显的就是运-10飞机的下马。 配套不足,经费不足,运-10的设计没有问题,而生产制造等配套跟不上,这就导致在国家重启大飞机计划时,空中飞的全都是外国制造的飞机。 再去找运-10的研究资料,啥都找不到。 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如果持续下去,国家再搞大飞机的时候,进度至少会快很多。 “不是。” “不用担心,虽然路广亮有时候比较谨慎,但是人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搞技术研发方面……” 梁红斌以为谢威是担心路广亮不配合。 几人之前讨论,谢威提出要搞程控交换机时候,路广亮是提出了反对意见的。 “也不是。” 谢威摇头,“梁老师,超音速风洞项目很重要,这点本应该国家投钱,至少部里应该给经费吧……” 面对梁红斌,谢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国家明知道超音速风洞的重要,在这上面并没有给经费。 “给了,要不然你觉得以学校的情况,能支撑下去?” “……” 谢威愕然。 不是说没给? “只是给的经费不那么充足而已。之前就说了,如果不是你搞出了HZ80这种性能非常优异的通用芯片,这项目的进度不会加快的。” 梁红斌很认真地告诉谢威,“只要有可能,即使知道会亏损,甚至影响很多研究,学校依然必须投入!咱们跟国际上差距太大了!为什么国家在明知道可能失败,依然会大手笔投资超级计算机的建造?” “……” 谢威不知道如何反驳。 他自认为已经非常了解这个时代的人的想法。 眼前看来,依然不了解。 “你不用去操心那些。校企办的路子其实非常不错,一些军用技术项目,只是靠着你校企办的那点经费,能干什么?但凡你了解一下,就知道不管是唐道贤的一次性火箭筒项目,还是方鹏举的远程火箭炮,消耗的经费都不是目前校企办能提供的……” “啊?” 谢威这下是真的傻眼了。 李瑞不是把一次性火箭筒的经费给挪用了? 部队可是给了120万! 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那120万不一定用到了一次性火箭筒上,而一次性火箭筒消耗的经费根本不止谢威提供的那点。 看看翟鑫国直接就带着唐道贤去靶场进行实弹测试,就能说明问题了。 “你把程控交换机的相关方案整理一下,需要哪些人员也罗列出来,学校会尽量配合你。” 梁红斌的话,显然已经不打算跟谢威继续聊下去了。 谢威了然。 默默地从梁红斌的办公室离开。 说到底,到现在,他自认为已经很了解哈工大的情况了,可目前的状况却让他明白,他根本一点都不了解哈工大。 就像在他那原本的那个世界,只因为哈工大地处东北,条件不太好,对于他的孩子来说是最容易选择的985跟211。 孩子到了学校,也很少跟他说学校的事情。 一直到最后哈工大上了霉国人的制裁名单,在加上后来全世界唯一拥有核打击能力、月球基地等的消息,才逐渐了解。 要不是没有学校领导跟老师们的坚持,哈工大能到那样的程度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