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不,资金方面支持一点?” 看着谢威头摇得如同拨浪鼓,知道他不愿意跟着自己学习,铺垫了,即使再不好意思,梁红斌还是开口问谢威要钱了。 “不是我们非得强行搞这个项目。国内正在建的亚洲最大低速风洞,应该快要完成了。超高音速风洞实验室,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上级想支持也无力……” 梁红斌把学校为什么非得搞这项目的情况做了介绍。 学校一直都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 梁红斌主攻方向就是高能物理,也是项目负责人。 可当谢威听到梁红斌说是因为谢威搞出了HZ80芯片,使得风洞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幅度提升,在经过讨论后,学校在没有上级的经费支持下,就利用项目自主权自己加快了进度…… 谢威不乐意了。 “怪我咯!” “我说这个只是告诉你原因,可不是怪你。基础配套既然有了,自然得加快进度,有了现在的成果,才能研究更先进的啊!” 见谢威一脸怨气,梁红斌急忙解释。 “风洞对于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太过重要。国家基础薄弱,底子差,再加上前些年几乎陷入停滞,国外甩开我们太多了……别的不说,因为无法做到全尺寸吹风洞,歼-9的进度……” 梁红斌又默默地叹了口气。 风洞实验室有多重要,只有行业内的人才清楚。 “目前校企办这边也提供不出钱了。如果后面有经费,我会让王征多给学校上交一些……” 谢威只能如此回答。 “那个程控交换机项目……咱们的6马赫风洞,总体建设费用会控制在440万以内。” “现在进行到哪种程度了?” 谢威意外了。 能预算出总体费用,这就说明风洞实验室的设计基本上已经完成。 梁红斌看着谢威,轻轻摇头。 谢威并没有再追问。 告诉自己这么多,梁红斌其实也就已经违规了。 “程控交换机不能停下来。如果我们没有,就会出现之前三菱用落后数控机床讹诈我们的情况。国家改革开放,所有的一切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先进的通讯系统,也是经济基础建设啊!” 谢威也叹了口气。 通讯市场的规模太大了。 从83年富士通提供了纵横制的万门交换机给福州电话局,拉开国外通讯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用落后技术捞钱的序幕,一直持续到后来中兴、华为等国产程控交换机上市,整整十多年,花费了多少经费? 甚至,为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贝尔公司第一个进入沪市建了合资工厂。 原本精力都花到其他地方,把这项目搞忘了。 现在的谢威,可不会。 就如同数控系统一样,即使技术落后一些,国际上也不可能这么赤果果地讹诈! 而程控交换机,谢威就不算陌生了。 在他的计划中,最多半年时间,就会拿出用于实验的样品。 之前谢威让谢建国在蓉城筹建电子厂,把数控系统放到蓉城生产,这家厂,可不只是为了生产数控系统的! 不是谢威不想把生产工厂放到珠三角或是长三角。 珠三角刚开始建设,目前的工业基础薄弱得不行,根本无法提供完整的配套。 长三角拥有大量技术在国内先进的电子厂,尤其是沪市。 只看看刚解决了HZ80芯片大规模批量生产的14厂就被外资找上门来合资,要不是因为14厂是当初李瑞跑到部里找部里高级领导出面从高层要过来的,现在…… 蓉城虽然远离市场,铁路运输畅通能解决问题;大量三线工程都在蓉城以及周边的山区里,这些厂能提供所有配套…… 一切,都没法解释。 很多时候,谢威甚至都觉得自己憋得慌。 “行吧。既然你认为很重要,那就先搞那个……” 梁红斌并没有如同其他人那样跟谢威多扯,更不会如同李瑞那样威逼利诱,“你先去忙吧。” 虽然梁红斌神色没有变化,谢威却能感受到他的失落。 人家第一次问自己要经费呢。 熟归熟,可他不能因为跟梁红斌对自己好,就不顾原则地承诺支持里梁红斌正在负责的6马赫超音速风洞项目。 全国庞大的风洞群,那是经过了将近百年的建设。 谢威却不能舍本逐末把其他项目的经费挪到这上面。 他知道风洞实验室属于很多先进军事装备属于关键核心基础项目,没钱,搞出关键的核心基础项目又如何? 国家经济发展起来,才会有钱投入到如同吞金巨兽一样的先进国防科技项目上。 “这小子,太过精明了。” 看着谢威离去的背影,梁红斌苦笑着摇头。 倒没有因为谢威不同意就生气。 ······ 拿到钱的李校长,动力充足,第二天就再一次带着袁振越踏上了前往首都的列车。 “要是咱们学校有架飞机就好了。这经常往首都跑,浪费在火车上的时间太多了。” 去首都的路上,李校长抱怨着。 听到他这话,嘴角抽搐的袁振越果断把目光投向车窗外,哪怕火车外不断倒退的风景,他早就看腻了。 李校长这话,能接么? 到时候万一他又折腾一个飞机项目,自己被全校教职工骂还是小事,就怕被谢威那个老银币惦记上。 毕竟,李校长能搞钱的地方,都已经不被允许进门了。 剩下的就是校企办。 “小袁啊,你说咱们这大把时间浪费在车上,有飞机的话,是不是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哪知道,袁振越即使装着听不见,李校长也依然不死心。 “校长,飞机方便是方便,要是咱们学校真的有了飞机,到时候怕是问题很严重。” 无奈之下,袁振越只能想办法去说服李瑞打消这想法。 学校有飞机? 连学校的小汽车加油的经费都困难起来了呢! “哦?” 李瑞动了动,坐直身体,饶有兴趣地看着袁振越,好像小袁同志对自己提出坐飞机比坐火车节省时间的话题反应很大嘛。 “校长,飞机的速度确实比火车更快,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咱们不仅要考虑飞机的制造成本,还得考虑维护保养跟运营成本,更需要考虑影响啊。” 此刻的袁助理,大脑飞速运转。 甚至感觉大脑从来没有这么好用过。 “成本啥的是个问题,咱们学校现在经济紧张,不过等以后有钱了,应该是可以的……能影响什么?” 李瑞对于飞机其实并不了解。 但是也知道这玩意儿价格高得不行。 飞一趟,好几万就没了。 “校长,咱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没有自己的专机呢!” 袁振越听到李瑞的话,内心充满了无力感。 这老头还真敢想。 国家领导人都没有专机的好伐? 每次要出国或是去哪里,都是调用国航的飞机。 “你说,要是咱们学校有了连国家高层领导都没有的专机,这名声是不是就出去了?至少,清北在这方面没法跟咱们比吧!要是每年招生的时候,咱们告诉那些天才们,咱们学校安排专机接送他们……平时谁办重要事情出差,就安排飞机……” 李校长越说越觉得自己这想法很不错,也越来越兴奋。 完了! 完犊子了。 自己这不说还好,一说反而让老家伙觉得想法可行。 要是他坚定了这想法,那还得了? 袁振越顿时急了,他不得不提醒李瑞:“校长啊,这事情,还是别想了……咱们哈城的机场已经投入使用了呢……” “呃~” 袁振越的话,把幻想着开学时节让学校的专机全国范围内接天才学生,平时再送学校跟其他单位合作的技术团队等美好意愿的李校长拉回了现实。 民航客机购买价格很贵。 维护保养跟运营成本很高。 关键是,现在为了省钱,他这跟哈城市长平级的重点高校校长,出门连张飞机票都舍不得买…… 说出去丢人。 顿时,李校长不开口了。 李校长不再说学校要是有飞机如何如何,袁振越松了一口气。 他其实也希望学校能有一架专机,校长平时办事坐专机,自己这个助理也跟着沾光。 可现在,学校拖欠着全校干部职工几百万的工资,自己这个助理大多数时候都是跟着校长到处要钱。 学校搞专机,想都不敢想…… “校长,要不咱们还是不去部里了?” 好不容易到了首都,李瑞又准备直接去部里。 没办法,李校长跟邮电部的领导们不熟悉,只能通过部里的领导跟邮电部打招呼从邮电部要人、要技术资料。 当然,最好是要点项目经费。 谢威可是写了条子,自己要是能要到经费,都归学校,而不归项目。 李校长能放弃机会? “不去部里,咱们连邮电部的大门都进不了。” 李瑞也知道部里领导最不愿意见到自己,可没办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