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李瑞办公室出来,谢威直接到了动力实验室。 “啊?校长能同意?” 方鹏举满脸意外地看着谢威,仿佛无法相信。 “同意了。目前要搞火箭炮,困难不少。哪怕只是100多公里射程,也不能再使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还有,要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保证精度……” 谢威把自己的想法全部给方鹏举说了一遍。 一开始,方鹏举只是听着。 到后来,感觉谢威说的自己快记不住了,急忙拿起笔,飞快记下来。 “这些都是校长的担忧。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可能经费就得出问题。” 谢威没说是自己提出来的。 李瑞怕是根本就不知道搞这样的火箭炮有哪些困难。 方鹏举也不会傻得去问对方,拿出解决方案去找李瑞询问,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通知完方鹏举,谢威也没多停留,直接回教室上课了。 留下满脸疑惑的方鹏举独自在办公室思索。 “校长怎么突然就同意了呢?难道是老师打了招呼?” 想法刚浮现在脑海,方主任就急忙摇头,“不可能!老师从来都不会走后门的!” 老师是什么性格,方鹏举很清楚。 对国防有巨大作用的技术,部里资源会优先保障、供应;没什么用、还挤占经费跟人力物力,即使找了关系,任副部长都会直接叫停。 所以,让一直都反对这个项目的校长同意的,终究是谢威。 可谢威如何让李瑞同意的? 一时间,方鹏举陷入了沉思。 想好一阵都想不明白。 无奈之下,方鹏举直接去找了任副部长,希望老师能给自己解惑。 “哦?” 听完方鹏举介绍后,任副部长心中暗道一声:果然,这小子这些年就没闲着! 一时间,任副部长想起当年在蓉城人民公园时,才十多岁的谢威说出的那番话:远程用导弹精确打击敌人指挥部跟通讯系统,中近程结合使用火箭炮在短时间内完全覆盖敌人阵地才是王道! 听到谢威提出火箭弹需要使用固体燃料、弹头使用集束炸弹等扩大打击威力,任副部长更加确定,谢威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对机动性更强、威力更大的导弹相关技术的配套而支持这个项目。 年轻人的想法,果然是不一样的。 “既然如此,你先把这些年的理论研究成果跟设计方案整理出来……” “老师,我早就整理好了。论证工作也结束了,可以直接组织细分设计跟样品生产了……部里能不能给点人力上的支持?” 方鹏举明知道老师不会因为关系亲近特殊对待。 依然他希望在学校支持后,部里能给点支持。 “部里人手紧张,哪里有人给你!学校本就承担培养人才的工作,部里还指望着学校多提供一些人才。明年学校会恢复航空航天的招生。这次给学校的经费,有一部分就是用于学校建设……” “……” 任副部长的态度明确表示,部里不会支持方鹏举的项目。 “需要人,就自己想办法。实在想不到就去问问谢威。” 得到老师的指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缺人也找谢威,方鹏举依然毫不犹豫给地去实验班准备找谢威。 等了几十年,终于有了机会实现心中的理想。 哪里还能再无所谓? 谢威不忙时都会去上课。 虽然大部分以前学过或通过自学学习了,学校给实验班配备的豪华师资阵容的老师们讲课过程,会给谢威提供更多思路,同时也了解这个时代的技术基础。 是一种享受。 方鹏举出现在实验班时,正是梁红斌的物理课。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校目前项目侧重点在集成电路方向,梁红斌这段时间的课,几乎都更偏向结构力学。 倒是给谢威补了不少基础。 以前谢威可没有学多少结构力学。 “方主任,您这是?” 方鹏举在门外向谢威招手,谢威本不打算理他,可对方不管不顾地直接打断梁红斌的上课,提出找谢威有重要事情。 “你没找校长要人?” 谢威听完后,心中暗骂李瑞那老家伙一点道义都不讲。 他根本就不知道,方鹏举一心专研技术,其他什么都不管不顾,根本就没去找过李瑞。 “校长不会给的。动力室的人都有各自的课题……老师让我来找你……” 得! 又把老师搬出来了。 “学校人手紧张,你就想办法找部队要人……” “部队也不会给。之前我找了很多次,部队对这样的火箭炮没有任何兴趣。” “……” 看来,方鹏举要搞的项目那是一点都不受待见啊。 卖军火是肯定赚钱的。 尤其可以给小国当战略武器的,不受国际禁运限制的火箭炮,市场潜力更大。 一旦打开了市场销路,未来几十年,都能持续地卖下去。 “有熟悉的火箭炮生产厂么?学校没有生产工厂,搞出来得找生产厂生产。现在那些火箭炮生产厂缺项目,缺经费,让他们支援技术研发人员,以后生产交给他们……” 方鹏举顿时大喜。 感谢连连地离开了。 中午,吃了午饭后,谢威没有休息,就跑到于国峰的办公室。 “我以为你小子忘记了计算机这边的项目呢!” 于国峰开着谢威的玩笑。 好长时间没看到谢威,于主任心中还是有些不爽的。 “过氟烷基化物配方跟工艺都已经完善了,我这边走不开,得麻烦您去一趟14厂。” 谢威说明了来意。 芯片必须尽快搞出来。 他支持方鹏举的超远程火箭炮,并不只是因为任副部长。 火箭炮的控制系统、雷达系统、制导系统等等,对于先进的高性能芯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搞出来了?安排人去不行吗?” 于国峰皱起了眉头,“目前我手头的工作比较多。” “安排人去不行,14厂关系还没划拨到学校……虽然我们的芯片没法跟世界上最先进的比,在国内属于先进,需求很大……” 谢威也不隐瞒。 只要14厂的生产质量提升上去,能提供高端芯片,盈利将会坐着火箭往上飙升。 指不定到时候出现变故。 “这确实是问题。现在上面愿意把这家厂交给学校,就因为盈利不多,升级生产线需要的经费不少……” 谢威一说,于国峰就明白了。 国家缺钱。 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项目,自然也就没了经费。 各地都想快速发展起来,光靠着国家财政拨款肯定是不够的。 能大规模创造利益的工厂,任何单位都不会放手。 “目前很多项目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都迫切。只有搞出来,才能根据现有芯片的测试进行后续的设计。学校好些个项目都在等芯片。” “行,我把手头工作安排一下,先去那边一趟。” 想了想,于国峰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那边一趟。 计算机系主要任务是软件设计跟开发,硬件由电子工程负责。 谢威明确给于国峰说过,专业计算器的项目只给相关团队练手,下一步,以这款芯片为基础开发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所需要配套的各种软件,将会非常庞大。 作为计算机系主任的于国峰早就被谢威画的饼给吊起了胃口。 有了高性能芯片才能展开更多相关研究,学校计算机技术才会快速发展。 “那就麻烦您了。一定得给覃副总说,搞出来了也先不要公布出去。” “你很有信心啊?” 于国峰问谢威。 对于谢威的能力,他已经见识到了。 可这么短时间就解决困扰整个集成电路生产的巨大难题…… “不是信心问题,一旦成功,结合14厂的技术团队……” “你在打14厂技术研发人员的主意?” 于国峰瞪大眼睛看着谢威,“我怎么感觉你比李校长还阴险?去14厂之前,你是不是就在打这主意?” “没有!” 谢威急忙否认。 一开始,他只是想跟14厂合作。 他很清楚,14厂基础不差。 要想打他们技术人员的主意,没有太大机会。 沪市仪表局肯定不愿意放手。 “李校长去部里把这厂要过来,他回来不说,我也不清楚。” 不管谢威如何解释,于国峰根本不信。 李瑞是雁过拔毛。 谢威比李瑞更过分:大雁没往这边飞,他主动跑到人家飞行路径上去拔毛。 “别催,不出意外最多半个月,第一批芯片就能搞出来了。” 晚上,谢威照常买了一斤多猪头肉到杜国旺家蹭饭时,杜国旺催促谢威尽快把芯片搞出来。 谢柔依然蜷在炕桌上学习,连话都不愿意跟谢威多说几句。 谢威多问几句,小丫头都极其不耐烦。 无奈之下,谢威只能跑到厨房给王征打下手。 杜国旺跟梁红玲夫妻两工资级别都高,加起来一个月五百出头,可谢柔的粮油关系没有转过来,没有配额,家里没少买高价粮食。 还好,李瑞、梁红斌等人工资都高,一群人经常到这边打牙祭。 顺便把工作也给讨论了。 这不,谢威刚进厨房,杜国旺就开口催促谢威提供芯片。 “不对啊,学校搞数控系统跟PLC的理论设计有这么快?” “都几个月了!有你提供的方案,初步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需要生产样品进行测试,才知道如何改进。” 杜国旺没好气地说道。 谢威是典型的管杀不管埋。 “你之前不是说光刻胶的问题解决了?我看你小子整天待在化学实验室里,怕是忘记了其他项目。我给你说,别整天想着怎么赚钱……” 杜国旺不满地说道。 “王哥,你又说啥了?” “用得着他说?你跟校长争校企办的主导权,学校领导有几个不知道的?这下好了,部里1200万经费,那老家伙不要脸,一分钱都不给咱们……” 敢情杜主任是因为这个而不爽呢。 “那经费一部分是用于学校扩建,上级已经同意年后就恢复航空航天系相关专业的招生工作。” 谢威解释着。 第(3/3)页